和我联系

13902235749

微信:jenson-huang

邮箱:jenson@ychuang.com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罗马家园


五牛日记

第二天---猫鼻梁的清早,双桥沟的秋雪,斜阳下的丹巴雕镂群,甲居藏寨拉姆家

来源: 时间:2009-03-24 04:21:51 浏览次数:


 

   早上6时15分出来,面上有些许湿湿的感觉,好像是零星的雪水。停车场上的车辆已铺上一层积雪,今日想要看到日照金山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仍不死心地前往猫鼻梁。车到达猫鼻梁,天色依然有些灰暗,天空偶尔飘来细小的雪雨,增添了清早的寒意。路面有些泥泞,周围的山与树都穿上了银装。虽没有见到日照,但小狗和五牛对这满目雪景倒还满欣赏地,咔嚓咔嚓地又谋杀了许多菲林。后来一看相片,效果出奇地好,那天空飘着的雪雨就像小星星般闪烁,点缀着四周;背景的松树就像一棵棵神奇的圣诞树。相中人如进入了皎洁明亮的神话世界,真美。倒是目的性极强的我与严阵以待的大哥空手而回,都有些扫兴。
 
      回到山庄,雨开始下大,我们取消了去长坪沟的安排,打算用过早餐后去双桥沟走走。大家对这样的阴雨天气都感到有些沮丧与无奈。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天气竟然晴朗起来,车子在一阵欢悦声中出发。到了双桥沟售票点,我们买了票,改乘旅游巴士观光,同车的还有从泰国来的游客。
 
 
 
    在上山的路上,我们把目光都注视在窗外的变化。开始是太阳普照山谷河流,继而是阵阵斜风细雨,接着是叮叮当当敲窗的小冰雹,然后是漫天飞舞的飘雪,哇,变化又多又快!不久,我们更在开阔处看清了雪原,雪树,雪山,雪溪,还有动物!我和五牛尤其喜欢那雪原上多姿的树木,有排列开来直立如寒雪中的士兵;有孤傲挺立如广阔雪地中的独行者;有枯枝横挂如不堪冰雪压迫的凄苦萧条者;有繁叶挂红点绿如雪袄披身的富贵者……

  车子到了终点站红杉林,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下车去感受雪的滋润。

 雪花如棉絮般飘飘扬扬,地上已经积满了厚雪。远山上围绕着灰白色层叠的衫树林。小山坡上到处都可见欢叫着跌跌撞撞小跑的,打雪球的,摄影的人们。 我们不甘落后地与松树,衫树,灌木丛,雪桩一一合影,小狗与五牛也打起了雪战。

 
    在下山路上的第一个站,我们下车买了些串烧土豆,牛肉,羊肉,松茸,味道棒极了,只可惜被导游催赶,还没吃够就上车了。五牛嘟囔着,找机会还要再吃,我也深有同感。到了第二站的牛场,我们被“邀请”去喝酸奶,吃馍馍,味道还可以。
 
    在下山的途中,天色逐渐放晴,雪后的山谷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谷底是黄绿色的草地,涓涓的细流,树木也透露出不同的色彩,悠闲的牛羊漫步其中;山腰以上还是白皑皑的树木;远处各山峰也渐显本貌,但仍披着一层淡淡的清纱。在这幅黑白卷画中勾勒出淡淡的秋意,实在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的两位大哥。两人拿着笨重的照相器材,为了拍摄到最佳的景色,四处取点,比我们这几个弟妹不知走远了不少路。回来后,仍精力充沛,步履轻快,与昨日的高原反应判若两人,实在让我们佩服。
 
    大姐仍然不很精神,但却细心地帮我们打点好了午餐,让我们省心许多。
    在日月山庄用过午饭,认识了山庄登山协会的向导帅哥小杨,匆匆要了张名片,并照了张合影,便又上路了。
    车子经过红军长征达维会师纪念碑处,地方土司碉楼,猛固桥,向小金,丹巴的方向驶去。
 

     

沿路上,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排排的苹果树。我一向很少吃苹果,但沿途看到的苹果却实在让我垂涎三尺。从没有看过有这么多颜色的苹果,这些拳头大小的苹果有碧绿色,黄色,粉黄色,紫红色,深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亮澄澄的,好看极了。真想下车,随便敲一家门,请求去摘取那五颜六色的苹果。猴哥告诉我们,在丹巴的藏族人家里可以随意摘苹果,我于是抑制住了这一时的冲动。

丹巴以美女著称,车上的男士们都在翘首以盼,我们女士也好奇地想知道丹巴美女如何打动这帮公子哥儿的心。只有猴哥在大泼冷水:丹巴最美的人儿在美人谷,但前些年在那儿的一场泥石流,把正在举行篝火晚会的人们都淹没了。其他地方的丹巴美女也被挑选到九寨沟工作去了。
 
    车子经过美人谷,看着泥石流冲下的大块石头与凌乱的场地,我们添了一些悲凉之意。
 
    车子进入丹巴县周边地区,小狗最先看到沿途经过的小学生向我们敬礼,非常激动,忙告诉我们,我们也忍不住向他们挥起手来。一路上看着小学生们认真标准的敬礼以及脸上的稚朴热情,我的心情火烫烫的。
 
    经过一座桥,就要进入丹巴县城,男士们已在迫不及待地左右张望。桥上刚好有三个身穿民族服装的丹巴姑娘,对着我们热情地招手。小狗兴奋不已,直嚷嚷着要下车,不能让这些小妹们受到冷遇。大家都哄笑起来。可惜猴哥不解风情,径直往梭坡乡的碉楼群方向奔去。眼看太阳西斜,爱摄影的大哥为了追赶到日照碉楼的壮观景象,艰难权衡下,也只好牺牲了小狗的愿望。
 
      

当我们站在碉楼群对岸时,阳光只能照到山腰以上了,大哥有些顿足。大家赶紧布阵拍照。这些高挺耸立的碉楼群依山傍水而建,绿树房屋围绕其中,配上清缈的云雾,顶上的蓝天,更是显得气势非凡。大家直赞叹这块风水宝地之余,对碉楼群背后所掩盖的多少英雄浪漫传奇更是神往。
 
    离开碉群,大哥总结旅游战略:要抓紧时间,追赶日照,在最美的地方派出最美的片子。大家一致同意,并要大哥坐在车头,凡所谓美景,需经得大哥的批准方能停车。最后,我们还一致把本团队定名为“五牛追日团”,由猴哥开路,小狗压后。
回丹巴县城的路上,再次从侧边经过大桥,已不见了三位丹巴姑娘,男士们显得有些惆怅。进入县城,大家又活跃起来,窗外正有两位藏服小姑娘被一群人围着。我们好奇地打开了窗。其中一位特别标致的走了过来,问我们要不要住宾馆。我们因为想居住在藏家,而小姑娘家是不能接待的。我们只有遗憾地与小姑娘再见。
 
    车上,大家又在对小姑娘的美貌评论了一番,小狗可是着迷得很,大哥却略带可惜地对小狗说:“别急嘛!这姑娘脂粉重了些,不够环保,到了甲居,小狗慢慢冼眼哦。”大家一致赞同大哥的独到眼光,并决定到了甲居藏寨,由大哥选出最美的导游,我们就去她家住。
 
    车子驶出县城区,开始盘山而上,约二千多海拔,到达甲居藏寨寨口,我们在车上按兵不动,让大哥先行出马。大哥的神色显得有些许紧张,稍作调整后,才走下车子。
 
    寨口只有两名藏服女子,让我们有些失望。但其中一位五官还是相当的美丽,且符合大哥的环保要求。经大哥决定,今晚就入住她家。后来我们知道了姑娘的名字为拉姆映措,其意为大海里的仙女,在今年选美中荣获丹巴石榴花美称(石榴花为选美季军),让我不禁想起“石榴裙下死,作鬼也风流”之句。
 
    进寨后的路相当泥泞,车子一路颠簸地走了上去。车在近顶峰几十米处停下,我们下车后,一行沿着一条细长的土路继续行走,两旁种着鲜花,果树与玉米田。迎面看到一棵很大的苹果树,苹果相当红润,还掉了满地,树下拴着一头牛,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看着我。我不禁说了一句:“你们看,牛树下的苹果。”,五牛先是点头,但又一愣,噗哧一声笑了,并重复了我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我方醒悟过来,脸儿不禁有些发烫。也许我的语无伦次也是高原反应的一种吧。
 
    脚有些颤抖地爬下一个用树桩作的梯子,走过一条亮晶晶的矿石路,转弯后走不久就到拉姆家了。此间经过果园,有一对男女在摘苹果,看见我们,就拿了几个过来。我谢着接过苹果,就直接放进口里咬,哇,又脆又甜,从没吃过这么新鲜好吃的苹果。
 
    进入拉姆家,完全的藏居,中间是个院子,院子左边为饭厅,门口两旁挂着一串串红辣椒,颜色非常鲜艳,大姐忍不住抓起一只咬入口中。我也尝了一点,甜中微辣。饭厅往里走是客房,为通铺。院子右边为藏式客房。第一间已有一对上海来的夫妇。我们要了另外两间,每间有4张床。拉姆家的二楼左边为主人的住所,为表示尊重,我没有进去,右边也是接待的地方。墙上贴着拉姆家人的相片与丹巴风景,都照得相当的艺术。三楼为拜神的地方,再上去为楼顶。小胆的我战战兢兢地由树桩梯子爬上三楼后,就不再敢继续登高。五牛这小妞倒是坚持爬到了最顶端。
 
    参观完居所,在院子里注意到一个小男孩,约3岁左右,脏黑的脸上有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稚气而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这些充满爱心的女士们都忍不住与小男孩聊起来,还给他吃糖果与巧克力。小男孩虽有些羞涩,但却也大方,有问必答,又用红石砖砸了许多核桃请我们吃。
 
    晚上的伙食虽不很丰富,但有醇正的青稞酒与特别地道的酥油茶相伴。拉姆一家轮番上阵为我们献上了一首首藏族歌曲,我们边喝着青稞酒,边拍手助兴,整个晚宴的气氛显得相当地热闹。
 
   晚饭后,拉姆及其母亲带我们跳起了锅庄。大姐舞艺超群,很快就跟上了他们的步伐。我们几个笨拙地摇摆着,慢慢地也开始有板有眼起来。不久,快乐的感觉遍布全身,大家都显得松弛而忘我。
舞后,大哥与大姐开始尽情歌唱,声音嘹亮而清澈,拉姆一家则安静地围坐在小餐台旁,时而轻声地和唱。
 
    夜已深沉,但在这山上,这家藏居里,却仍有一群乐不思睡得人在尽情享受着这短暂而难得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拉姆一家                                                                拉姆和她的外甥女                                          甲居藏寨的老人
 

地址:广州市南洲路88号罗马家园    邮编:510620   手机:13902235749

 版权所有©2022 黄玉华 黄元琛   电子邮件:jenson@ychuang.com 粤ICP备19148055号